课时提升卷(七)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吉安高一检测)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2CO+O22CO2B.Cl+Cl→Cl2C.CaO+H2O====Ca(OH)2D.H2→H+H2.(2013·长春高一检测)键能是指断裂1mol化学键形成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kJ),单位为kJ·mol-1。从手册上查得:H—H、Cl—Cl和H—Cl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243kJ·mol-1和431kJ·mol-1,请用此数据估计,由Cl2、H2生成1molH—Cl时应该()A.放热183kJB.放热91.5kJC.吸热183kJD.吸热91.5kJ3.(双选)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4.(2013·宁波高一检测)某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8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A.100kJB.60kJC.50kJD.30kJ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应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6.(能力挑战题)将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2013·淄博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8.(10分)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约10gNH4Cl晶体,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将晶体混合,立即快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产生用手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说明此反应是反应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烧杯底部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生成(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认为是否有不妥之处?若有,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方法,若没有,此问不用作答。答案解析1.【解析】选D。CO的燃烧要放出热量,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原子间化合放出能量,而拆开H—H键则需吸收能量。2.【解析】选B。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断裂1molH2和1molCl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436kJ+243kJ=679kJ,形成2molHCl中的共价键释放的能量为E2=431kJ×2=862kJ。E2>E1,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2molHCl放出的热量是862kJ-679kJ=183kJ,所以生成1molHCl放出的热量是91.5kJ。3.【解析】选A、C。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白磷易自燃,说明性质不同,进一步说明结构不同。4.【解析】选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所以答案选A。5.【解析】选A。中和反应和燃烧都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B项错误;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C项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还有可能转化成光能等,D项错误。6.【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5mL1.0mol·L-1H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温度为22℃,因此,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应低于22℃,A项错误;既然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则B项正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温度最高,从图上看出,30mL1.0mol·L-1HCl溶液和20mL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此,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1.0mol·L-1×30mL÷20mL=1.5mol·L-1,C项错误;有水生成的反应并不都是放热反应,如某些氢氧化物的分解,D项错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