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1/11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2/11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3/11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A.佛教盛行B.三教合一C.佛寺集中化D.佛教世俗化答案A解析“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道教和儒学的问题,故B项错误;“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不能说明佛寺的集中,故C项错误;“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只能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结合,与世俗化无关,故D项错误。2.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A.奉行三教并行政策B.儒学出现危机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道教的发展答案A解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王维被称为“诗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儒学,故选A项。3.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B.忧国忧民情怀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D.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答案A解析诗句描写了战乱以及战乱给作者生活造成的困境,反映了作者困苦的生活。4.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绘画要“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A.《夫妇饮宴图》B.《洛神赋图》C.《游春图》D.《人物龙凤图》答案B解析《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故选B项。5.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土地休耕轮作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提高地力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否则劳而无获,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进技术的内容,故D项错误。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B.春秋战国C.唐末D.元末明初答案C解析材料中描写的是火药的应用,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唐末。7.唐朝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最终历经艰险到达日本,他主要是为了()A.了解日本文化B.传播佛教思想C.增进两国友谊D.进行朝贡贸易答案B解析鉴真是唐代的高僧,其东渡是为了弘扬佛法。8.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各国使节和宾客”“外商”和“对外贸易”等可知,唐朝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项正确。9.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下列哪一古代城市的繁华、富庶和文明()A.西汉长安B.东汉洛阳C.东晋建康D.唐都长安答案D解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故D项符合题意。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