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依法搞好县、镇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根据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部署,我镇作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试点单位,于10月上旬开始,依法组织开展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试点工作,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成功地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人大代表7名,镇人大代表53名。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大佳何镇位于宁海东北部,是省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全镇共辖9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镇域面积75.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684人,外来流动人口8000多人。从10月10日正式启动,经过40天的紧张工作,我镇于11月18日完成了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试点任务,投票选举一次成功。全镇4个大选区、36个小选区,共召开了1个选举大会,设立了3个投票站和48只流动票箱,13885名选民参加了投票,参选率为96.5。选举产生XX县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7名,平均得票率81.4。其中,工农代表4名,占57.1;党政干部代表2名(不包括上级插选代表),占33.3;妇女代表2名,占28.6;非中共党员代表3名,占42.9;上届连任代表3名,占42.9。选举产生大佳何镇第十六届人大代表53名。其中,工农代表42名,占79.3;党政干部代表5名,占9.4;妇女代表11名,占20.8;非中共党员代表29名,占54.7;上届连任代表13名,占24.5。新一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基本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结构更趋合理,素质比往届有进一步提高。二、主要做法(一)前期工作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任,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为副主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长、派出所所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等为成员的镇选举委员会,并下设镇选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各村、各第1页共7页单位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挑选了业务素质高的驻村(单位)干部加强对各选区的指导和督促。实行“三包三定三集中”。“三包”即:镇领导包选区、镇干部包村(企事业单位)、村干部包组;“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三集中”即:全镇各级干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全镇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具体的选举工作网络,为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摸底调研到位。在9月初,我镇就提出了要及早谋划,充分准备,精心安排,严密组织,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要求。随后,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研队伍,分赴各个村、企事业单位,分别采取座谈、集体研讨等方式进行换届选举工作调研,准确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换届选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研,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选举资料,摸清了常驻人口数、18周岁以上人口数、人户分离数、单位数、退休职工数及外来流动人口数;了解选民的心态和有意竞选的选民;认真分析换届选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佳何镇县、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对这次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时间安排、组织领导、代表名额分配和代表结构安排等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为圆满完成这次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与措施保证。三是工作部署到位。为了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我镇召开两次重要会议,对换届选举进行了精心部署。10月10日,召开镇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我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初步方案。10月17日召开由全体镇干部、村干部、镇属部门企业负责人和选民登记员参加的选举动员会,对全镇人大选举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组织学习相关的文件、资料和法律法规,落实人大选举工作机构、选区的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等工作,并对选举业务工作进行培训,提高选举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使全镇各级干部明确这次选举的目的、意义、原则、要求、程序、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注意事项等,强调各选区要按法第2页共7页定程序、原则和时间要求做好各阶段工作。四是氛围营造到位。我们紧扣各阶段工作重点,整合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主流作用,在电视滚动字幕,在固定场所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