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VIP免费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_第1页
1/7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_第2页
2/7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_第3页
3/7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仍以叙事性作品为主,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双重眼光:儿时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期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对“我”倾注了一片心血,是值得“我”怀念和感激的人。本单元内本文意在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二、学情分析鲁迅的作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本文主要是回忆长妈妈其人其事,可不必与鲁迅的时代和思想联系起来。以免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于叙事散文,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写人记事的手法和结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学习本文的内容和结构,都不成问题。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在体会作者儿时和写作时的不同眼光时可能会遇到障碍,应重点引导,同时学生在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态度时,可能会受到个别字句的影响,也应重点分析。【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和方法目标:1.运用探究式学法,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走进文本;2.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3.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情感和态度目标:1.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2.学习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教学重点】1.选取典型事例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2.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教学难点】学会关注普通人,在生活琐事中发现爱,能读懂鲁迅心中的阿长。【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法;提示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有谁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我们今天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给她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及作者: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点名回答(一)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骇()三、教师导学: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标题。作者将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阿长是谁?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她除了给我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还为我做过什么事?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介绍阿长: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溇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他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幸福庆的老婆阮氏棗“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