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第三课时教学重点:1.人物赏析,感受木兰的形象。2.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妙处。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检查作业:读给木兰的信2、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喜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_木兰的形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木兰形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木兰形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木兰形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木兰形象。3、总结木兰的形象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勇士,又是娇柔美的少女,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智谨慎,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写出征前的准备——()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写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写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写家人迎接——()写木兰改装——()写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内容上: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赞美,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略写.4、拓展延伸:假如你是木兰,十几年没和家人见面了,见到家人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下面的对象,说一段话。对爷娘:对姐姐:对弟弟:5、作业:课时练6、板书设计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