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学习第一段1.课文会读了吗?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读第一段?2.指名朗读第一段。3.有个词语读的很好,出示词语:著名(换词理解:有名)4.投影人物图片讲述: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今天全世界的人们还记得他的名字,这就是——)5.读准"著名"。6.齐读第一段。三、学习第二段1.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发现了什么呢?2.投影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1)他为什么要奇怪?(2)谁能来读好这个句子?(3)投影插图:这就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看谁能找到翅膀特别大的昆虫?那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在干什么?没有翅膀的昆虫在哪儿呢?它们在干什么?(4)齐读句子。3.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四、学习第三段1.达尔文是怎么研究的?后来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自己读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就去问问同桌小朋友。2.学生自由朗读。3.达尔文是怎么研究的呢?(1)投影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指名朗读。(3)比较句子:达尔文捉来昆虫,观察比较,找到了问题的答案。(4)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5)理解三个词的意思:许多(说明捉的昆虫数量多、种类多;)、反复(说明观察的次数比较多,态度很认真)、终于(说明研究的时间很长,克服的困难多,很不容易)。(5)练习朗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4.达尔文就这样仔细观察、仔细地比较,好不容易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答案呢?(1)投影句子:原来……消失了。(2)说说有几句话?(3)师生分句朗读句子。(4)连起来读好三句话。5.达尔文找来几种昆虫?(师划句子)6.你们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这三种昆虫的不同命运吗?(1)先选一种昆虫的命运说说;(2)连起来说三种昆虫的命运。7.小结:是啊!达尔文真是一个仔细观察的人,他发现了三种昆虫的不同命运,发现了昆虫的翅膀决定了它们自身的生存与消亡。这就是达尔文发现的昆虫生存的秘密呀!8.再读课文,师生连读句子。9.分小组扮演三种昆虫来读好三句话(先自己再下面练一练,可以加上动作)10.配上动作读,全体起立读,表演读。四、学习第四段1.这个有趣的发现仅仅是个发现吗?它还是什么呢?2.齐读第四段。3.板书:重要4.小结:达尔文因为发现了这个情况,所以对后来的科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百年过去了,人们还记得他。他真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出示句子读)五、延伸课外介绍恐龙其他动物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下发课外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