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绝对值(教学设计)赤水市第四中学余际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绝对值.绝对值是第一章有理数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数轴、相反数概念的理解,其次它将有理数的运算归结到了非负数的运算,我们以有理数的加法的知识框图为例,可以发现,如果没有绝对值的概念,则有理数的加法是很难进行运算的.最后绝对值还是有理数比较大小的基础。借助数轴,给出了绝对值的定义,是数形相依的意识的具体体现;由绝对值的定义,归纳出了绝对值的性质,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同时,通过观察具体数的绝对值,归纳出了求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今后的学习其它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教科书中,绝对值的概念是借助数轴上距离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的位置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绝对值可以理解为距离这一几何量的代数表示.因此,在学习绝对值的概念时,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引入了绝对值的概念.在学习了绝对值的定义后,概括出了绝对值的性质,而其性质将会是以后学生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时的首选方法.因此,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二、学生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七年级新生来源各村教学点的比例较大,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但学生们的求知欲强,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习了正数与负数、数轴、相反数的内容后,对正、负数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仍相对薄弱,思维过程不够完善,对符号-a、|a|及其意义的理解仍存相当困难.因此从贴近学生实际问题引入,抽象出绝对值的概念,有益于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感知概念,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本课的三、教学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教学难点:抽象出绝对值概念的过程。四、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技能: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2)数学思考:经历绝对值概念的抽象与形成的过程,和归纳绝对值的性质过程,发展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3)问题解决: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几何、代数两个角度得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在学生加深对有理数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符号感和数形结合意识。(4)情感态度:通过归纳绝对值的性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通过实际情境,体验数学的生动、具体、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五、教学策略分析(1)在学习课标、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把绝对值这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即本课时得到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2)本节课采取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过程.(3)促使学生采取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4)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六、教具准备班班通多媒体,PPT课件七、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情景:有趣的赛跑:大象与小狗从同一处0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跑4千米、3千米,到达A、B两处。它们的跑路线相同嘛?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教师活动:出示ppt小狗、大象的动画演示,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师生活动:学生先一起回答问题后,教师再建系,引导学生通过数轴解释问题.请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教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距离是只考虑长度,不考虑方向的.同时,通过建系,让学生体会在数轴上求出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为之后学生自己建系、自己举例做好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活动2.探究新知,利用数轴导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索师生活动:数轴上点A、B两点表示的数的特征与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特征凸显出“距离”与方向无关,只与数值大小有关,导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这一概念定义比较难理解,由老师做解释,让学生体会消化理解。设计意图:通过数轴,再次让学生感知在考虑距离时不用考虑方向的特征,同时,通过自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