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良中学段建锋1.讲解作文语言言之有物的方法。2.学生学习相关方法,并能基本运用。3.准备作文语言的美化。“死”了很多次在校园的篱笆下有两个同学在说话——一个说:昨天晚上,爸爸送我一副军棋我高兴死了。一个说:前天半夜里,有只老鼠爬上床,把我吓死了。一个说:今天的算术测验,我别想得到好成绩,题目难得要死。一个说:这几道题目,正巧我都复习了,运气好得要死。一个说:我有本连环画,真是好看得要死。一个说:我有盒巧克力,真是好吃得要死……两个人谈话不到十分钟,已经“死”了很多次.有什么办法能不“死”呢?修改前:一个说:前天半夜里,有只老鼠爬上床,把我吓死了。(单调、乏味)修改后:一个说:“前天夜里,静悄悄的。突然感到脑门上‘啪’的一下,连忙拉开灯一看,原来是一只超大老鼠。我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话也不敢说了,皮肤上鸡皮疙瘩也冒出来了……”(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请你写出生动的表达来。1.A.她长得很瘦。2.A.天黑了。3.A.开学第一天,我很高兴。4.A.妈妈给了我一切。B.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颗孤零的高梁。B.白日害羞地偎进山的怀抱。B.今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快乐得像只老鼠,高兴得快要死掉了。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妈妈就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让我驰骋翱翔。一、常见问题“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华丽,它引以为豪的是内容,不是虚饰。”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道出一个写作的真谛:文章的美决定于内容的美。可是大部分考生作文时却很容易出现文章内容不充实的情况,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积累不足,空洞无物。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干的女子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写文章亦如此,如果考生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材料过于陈旧贫乏,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拼凑出来,作文内容也是平淡、枯燥,满篇假、大、空。2.选材不善,主次不分。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充实,文章自然生动丰满。但我们所说的材料充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而很多考生恰恰犯了这个毛病:写记叙文时,由于叙述多件事且无主次详略之分,导致所有内容都不具体充实;议论则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典型事例和精确的理论依据,或者只是论据的简单罗列。3.雕琢不够,枯燥无味。简单叙事,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使得故事不完整;议论空泛,只罗列名人名言或事例,缺少自己的见解;列举或编造虚假事例,缺乏典型性。这些都是内容充实的死敌,是写作中的硬伤。第一招:化为具体人物第二招:化为生活细节第三招:化为自然景观第四招:化为历史事件第五招:化为古典诗词第六招:运用修辞方式二、化虚为实化意为象第一招:化为具体的人物(历史名人,文学人物……)改写如下:她们是轻舞团扇的貂蝉,是面对漠漠黄沙的出塞昭君,是在马嵬坡自缢的玉环,是坠湖的西子,是悲吟葬花的黛玉,是一腔怨愤感天动地的窦娥……【示例1】将下面一句话化为形象表达。许多古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练习:借具体的人物表达你对“语文”丰富内涵的理解。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第二招:化为生活细节一碗蛋炒饭,平凡,但在我饥饿时能抚慰我辘辘饥肠;一张面巾纸,真实,但在我伤心时能拭干我晶莹的泪水;一杯白开水,无味,但在我口干时能滋润我灼热的喉咙;一块口香糖,甜味由浓变淡,但在要吐掉时,才发现它已伴你那么久长;一团棉花糖,还未全入口,它就融进了你的心田:一块牛排,炖得越久,它就越香气逼人;一瓶老酒,存得越久它就越醇。--这就是亲情,除了有爱情的坚贞不渝,友情的天长地久,也有它们没有的:蛋炒饭的平凡,面巾纸的真实,白开水的无味,口香糖的持久,棉花糖的温柔。它是牛排,是老酒,时间是它们的最好的凝固剂。记住,人可以没有爱情,甚至可以没有友情,但绝对少不了亲情。练习:将下段化为生活细节。幼稚的童年时代早已远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