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抱“基因世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国际合作完成的基因研究的成果2、描述中国科学独立完成的基因研究的成果1、观察分析资料,培养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能力2、通过论辩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3、认同基因研究对对未来个体化医学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1、基因研究成果和意义2、基因研究成果与生活的联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38,完成以下问题:1、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们宣布了人类基因草图已经完成,从那时起,有人就把21世纪称为““。2、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于年,目的是要测定人类23对染色体的,造福于人类。、、、、、参加了这项工作。中国科学家于1999年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承担了其中的任务,即人类号染色体短臂上约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3、我国科学家于2002年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解决全球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说:4、2002年10月,由美、英、中等六国参加的“”启动,中国承担其中的任务。2007月10月,中国科学家绘制了。2012年9月,由美国资助的ENCODE项目发现,基因组中大约80%的基因都有某种确定的功能。这一结果正在改变。2012年11月,“”的研究人员有《自然》杂志上公布了1092人的基因数据,此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世界各地不同人群中,为未来个体化医学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二、合作探究(一)分析以下资料,然后分小组讨论问题:资料一:基因身份证:基因身份证(GeneIdentificationCard)和普通身份证在外形和基本内容上没有多大差异,主要差异在身份证号码,原来的身份证号码是由表示区域、出生日期、性别等特征的数字组成。而基因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的DNA指纹(法医DNA分型)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基因位点进行鉴定。基因是固有的不变的遗传标记,由小孩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只需选取若干个位点就可以鉴定出来。基因身份证的号码是由多个能够表示这些基因位点特征的数据来表示,这些选出来的基因位点的组合具有唯一性。有人担心基因身份证可能会泄露基因隐私,甚至被坏人利用。其实,基因身份证只是显露了能够表现基因位点的个体特征,这些位点虽然可以表明两个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但是不能说明个体与功能有关(如健康状况)的基因信息,所以这些位点数据仅仅是另一种更完善的身份证号码而已,也就不存在泄露隐私的问题了。基因是包含着一个人所有遗传信息的片段,与生具有,并终身保持不变。这种遗传信息蕴含在人的骨骼、毛发、血液等所有人体组织或器官中。近年来已开发出多种遗传标记用于个体识别。其中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简称STR)由于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扩增片段大小适中,目前已发展为各法医学实验室最主要的个体识别检测标记。在遭遇意外事故、失散、财产继承、试管婴儿、骨髓移植、克隆器官或克隆生命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基因身份证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01年2月9日下午,全国首张基因“身份证”在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院物证教研室诞生。这张身份证的主人名叫龙威,男性,2000年6月30日出生。在湖北又产生了我国第二张基因身份证,湖北的基因身份证选取了19个基因位点,其中18个为国际通用位点,另外1个为性别位点。随着基因身份证的逐渐推广,在不久的将来,基因身份证有望取代现在通用的身份证,但是一些配套的设施需要跟上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主要的任务是基因数据库建立和基因身份证全国网络识别系统的建立,还有基因位点的选取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规范身份证号码,避免误差的产生。目前,制作一张“基因身份证”的费用大约在500—600元左右,而随着技术的完善,费用还可能降下去。而且基因身份证的制作程序也特别简单,新生儿可以取脐带血,小孩则可以用棉签蘸取他口腔内的表皮细胞,一般一周就可以完成。不光人可以拥有基因身份证,动物也可以有,尤其是受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基因身份证更有利于它们受到人们的保护。2001年2月22日,78只野生大熊猫的基因身份证在浙江大学制作完成。大熊猫的户籍管理将从此进入更为科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