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案(教师稿)学习目标1、掌握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3、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4、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重点、难点1、掌握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2、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课外预习1、了解鲁迅先生及作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字豫山。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2、鲁迅的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3、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作家、文艺评论家、人民教育家,译作《鲁迅是一把剑》等。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鲁迅先生沉痛的悼念之情。《中流》月刊要出鲁迅专号,向作者约稿,于是作者回忆起四年前在内山书店与先生一次偶遇的情景,便写下了《一面》这篇文章。4、自读课文2遍,扫清字词障碍。(自由诵读课文,同时画出生字词(不少于10个),→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明确和字的读音→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学生参考,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彩笔标注→全班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将重要字词整理以下面的表格中。)易读错的字(注音)易写错的字1课内活动第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活动1:课外预习展示(7—8分钟)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基础较差)交流(可以口头展示、亦可书面展示)2、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将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学生参考,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彩笔标注。活动2:课内预习(22—23分钟)步骤:1、每组用15分钟先讨论交流6道预习题。2、第1、2两组重点研读预习1,第3、4两组重点研读预习2,第5、6两组重点研读预习3,(7—8分钟)预习1读一读,整体感知。1、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完以后,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出故事情节。(提示: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读课文,小组交流完善答案,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口述答案,其他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本上进行适当的圈画)明确: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2、课文中三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用横线划出来,说说你读后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还体会到了哪些东西?(自主研读,独立批注→组内讨论,尝试合作展示→全班交流)明确:(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2(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