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课堂——《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反思实验小学尹欢上周,我班上完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现反思如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领会射线和直线,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这节课还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是重点所在。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即让学生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又在射线的概念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通过认真备课,我备课的思路和过程得到数学组老师的肯定。此外,他们还对我备的课进行了补充和说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受益匪浅。经过组里许多老教师的指导,综合他们的建议,更加完善了我的这堂课,我觉得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这节课我的优点有:第一,教学导入新颖别致。课程启动阶段,我从孙悟空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宝贝(如意金箍棒),它神通广大,能大能小1来入手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思路清晰。三种线形的过渡比较自然,顺理成章,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第三,教学形象直观。在观察三种线的区别时,我利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区别,更利于学生接受。第四,教学紧贴生活。通过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手电筒、车灯等,拓展学生的想象。第五,练习层次清晰。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神奇夺宝之旅的闯关行动,在练习中添加了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几个学生拿着尺只顾自己画着玩,并没有认真去听老师的讲课,当然这是我的失职,对自己班的学生没有全面照顾到。第二,由于自己经验不足,高估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至于有的知识点强调不够,个别接受能力不强的孩子学起来比较吃力。第三,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针对以上不足,我要好好反思,找方法解决。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听优秀教师的课,从知识、能力、课堂组织等各方面提高自己。在以后的课上,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