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添浆小学《两个大课间》自查报告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省教育厅下发的《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中小学生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打造阳光体育校园,我校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组织了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体育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建立健全制度学校组织了以副校长靳建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两课间活动的检查、督促并在每周的例会上进行情况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特长及才能,组建了科技、篮球、乒乓球、象棋、计算机、跳绳、踢毽、广场舞等十个兴趣小组,利用两大课间积极组织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三、具体活动安排九月份活动1、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对各班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知识教学。课堂严谨,学生训练认真。2、各班班主任利用中午、下午两个大课间操进行严格训练,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各班班主任组织得力效果明显。3、组织了全校的队列队形比赛。十月份活动1、各兴趣小组充分利用两大课间积极组织活动。2、各班班主任利用两大课间组织各班的田径训练。3、十一月一日组织了学校田径运动会。十一月份活动1、各兴趣小组充分利用两大课间积极活动。教师辅导认真,学生训练刻苦。2、利用两大课间组织了全体师生参与的拔河比赛,学生参与积极,群情激奋,呐喊声、欢呼声响彻整个校园。我校积极响应落实了《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中小学生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着力打造阳光校园。轵城镇东添浆小学东添浆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体系,促使开展大课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并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团体操(校操)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三、组织机构组长:靳建明副组长:吴刚检查协调组:马小随、许艳丽、靳小兵体育指导:靳小兵、吴刚、许艳丽成员:全体任课教师四、活动形式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采用“先集中——后按项目以班为单位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乐学习,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五、实施方法(一)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及各环节的要求(1)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与各环节要求晴天见表一,雨天见表二。表一课间部分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音乐开始部分集合队伍学生在各班走廊集合,做到快、静、齐。不穿拖鞋、不戴手套、不戴帽子、不戴围巾和危险物品出操。强化常规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带队老师要站在本班队伍的前面指导学生列队。1’《茉莉花》进场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行走时,左右同学对齐,前后距离一臂伸。进场时带队老师跟随本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