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设计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马玲云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绿情感的变化,领悟文中寄托的感情。2、品味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3、尝试以改写的方式品味散文。二、教学重点:品味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三、教学难点:尝试以改写的方式品味散文。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有没有一篇文章曾经打动过你,你会以怎样的形式收藏这份感动?(PPT出示)鲁迅《好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今天让我们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尝试把这篇散文改成一首现代散文诗,珍藏美,珍藏这份感动!。(二)环节二:当时邂逅已心倾活动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纲,完成散文诗框架,课件出示。(学生:抓住关键词“遇见绿”“囚住绿”“释放绿”完成诗框架)我遇见了因此我我最终(三)环节三:知我者谓我心忧活动一:分析囚绿的原因细读2—8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囚绿?(抓住关键点完成问题)活动二:分析绿的变化1、请同学们再次细读9-13小节,寻找关于绿的描写,通过圈划关键词,看看这棵绿植发生了哪些变化?2、针对绿的变化,作者的情感是否也在发生着变化?活动三:分析释绿的原因1、既然要“囚”绿,那后来为什么要“释放”绿?2、两种爱是否相同?对比阅读8、13小节(四)环节四:君子之风,山高水长活动一:(补充时代背景,师音诗画介绍)1、离开北平之后,作者去了哪呢?什么原因使他一年后才回忆绿?2、抗战爆发,中华人民遭受日均铁蹄的蹂躏,陆蠡来到上海,上海沦陷为孤岛,他想起了一年前的绿。在时代背景下的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究竟有着怎样深层次的灵魂呢?(学生讨论探究)活动二:根据我们的分析,结合文本,尝试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美。活动三:课件出示全班交流的散文诗成品,配乐,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散文诗,分角色朗读散文诗。(五)环节五:绿在我心让我们在改写中触摸高尚的灵魂,通过文字走近陆蠡那颗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下的一颗“黄金的心”。让我们收藏经典,珍藏这份特殊的美,特殊的感动。(六)作业设计写给陆蠡,写给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