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函数的图象(2)17.2函数的图象复习回忆1、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有哪些步骤?2、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横轴(x轴)表示什么?纵轴(y轴)表示什么?PP的坐标是多少?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小强出发0分钟时,爷爷已经爬山60米,因此小强让爷爷先上60米;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解:由图象可知: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⑵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有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解: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是300米,小强先爬上山;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3)小强通过多少时间追上爷爷?解:因为小强和爷爷路程相等时是8分钟,所以小强用了8分钟追上爷爷;解:小强爬山300米用了10分钟,速度为30米/分,爷爷爬山(300-60)米=240米,用了10.5分钟,速度约为23米/分,因此小强的速度大,大7米/分.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4)谁的速度大,大多少?1.如果A、B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米)与赛跑的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比B先出发(B)A、B两人的速度相同(C)A先到达终点(D)B比A跑的路程多C练习2.一枝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掉5厘米,则下列3幅图象中能大致刻画出这枝蜡烛点燃后剩下的长度h(厘米)与点燃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C练习3.小明从家里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下面的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由图具体说明小明散步的情况.小明先走了约3分钟,到达离家250米处的一个阅报栏前看了5分钟报,又向前走了2分钟,到达离家450米处返回,走了6分钟到家。解:试一试如图,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10cm,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cm2与MA长度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12yx作出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指出重叠部分面积的最大值.2.某人早上进行登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休息一会儿又沿原路返回,若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与山脚距离h,那么下列四个图中反映全程h与t的关系图是()D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函数图象的有关信息】1.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2.图象的变化趋势。3.交点表示的意义。[[注意注意]:]: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初显身手初显身手(1)图中有一个直角坐标系,它的横轴(x轴)和纵轴(y轴)各表示什么?(2)小强让爷爷先上山多少米?(3)山顶高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4)图中两条直线相交表示什么意思?小强通过多少时间追上爷爷?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明从家里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