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讨论探索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思想意识理解民主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难点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中共七大的召开,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中共七大认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答:黑暗的前途——老状态,光明的前途——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想要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美国则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的统治来维护它在中国的利益。他们勾结起来,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为了争取光明前途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谈判桌上的较量1、思考回答:A、p114右上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B、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2、但是,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是为了什么?(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也为了制造舆论来欺骗人民。)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不能。因为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的目的是要推翻这种反动统治。)4、“活动于探究”: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不管说该或不该,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说不该的同学,至少还保持着对蒋介石的警惕,对毛泽东安全的顾虑。这种朴素的情感应该得到呵护。)5、事实是——毛泽东冒险去了,结果怎样?(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同反动派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教师小结、过渡:后来蒋介石很快就撕毁协定、发动进攻,但也很快地走向失败。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蒋介石积极备战的事实有哪些?(1、毛泽东抵渝的第二天,蒋介石就密令何应钦重新印发所谓的《剿匪手册》,在其军队中实行反共内战的动员;2、美国帮助国民党将大批军队运往内战前线,并直接出兵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3、国民党通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接受了大批日军武器装备,收编了大量伪军。)全面内战的烽火1、蒋介石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全面内战?(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巩固小结1、梳理、巩固本课知识要点。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07页“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3、课后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4、预习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