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习惯。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3.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模拟演讲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生命之本否则坚韧不拔锻炼健康造福社会源泉专心致志彼岸堡垒2.用上上述两组词,演讲“问健康”部分。二、阅读感悟㈠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1.分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然后练习演讲。2.交流讨论。⑴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⑵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很重要。⑶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投影片,在重点词语下添加符号。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演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3.读后练习演讲。㈡自读自悟4、5自然段,练习演讲。1.分小组自学“问工作”和“问道德”部分。2.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⑴“问工作”部分①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②指导演讲重点句。⑵“问道德”部分①“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②指导演讲重点句。扣住关键词:因为——即使……也……——需要……也要……——除了……更要紧……⑶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4.学习第6自然段。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不懂的。三、布置作业1.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写一写。××有没有提高——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板书设计:教后笔记:本文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环节更不是什么难事儿。学生因为先前已经分了层,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但是,课堂上总感觉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太高,可回答问题的含金量感觉太低。课后思考:可能是文章的结构太清晰了,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让课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顺理成章的课堂更看不出学生的智力差异。看来,教学永远存在缺憾!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生命之本四问学问前进源泉工作打牢基础道德做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