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习题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国学大师。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一、注音澹澹________憔悴________蓦然________阑珊________胸襟________矫揉________二、解释词义格观致效三、古今异义然二者颇难分别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亦必邻于理想故也________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________五、分析句式类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________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________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________六、积累名句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_______。无我之境,以物观物,________,________。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诗人对宇宙人生,________,________。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答案:一、dànqiáomòshānjīnróu二、格:名词,格调动词,推究名词,规格名词,标准动词,抵挡观:动词,观看动词,观察动词,看名词,景观名词,建筑物的一种致:名词,情趣动词,到达动词,达到动词,表达谢意动词,遭到名词,情趣效:动词,仿效名词,功效动词,模仿动词,效力动词,有成就动词,授三、古义:区别今义:离别;辨别古义:有才华的诗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生机今义:不愉快;生命力四、名词活用为动词,接近名词活用为动词,衡量五、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六、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由分:区别B.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树立:建树C.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辉煌D.无矫揉妆束之态妆束:妆扮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故物皆著我之色彩B.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C.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3.下面的诗句属于“有我之境”的一项是()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4.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B.“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是“有我之境”。C.“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对春色阑珊的惋惜,是“无我之境”。D.“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