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小学班主任我认为:为师之道,既要严,有威望;更要有爱,有关心,有爱护,有尊重,有理解,有宽容,这是当好人民教师的前提和保证,作为班主任更应该认真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教育好学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这项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于2006年铜仁师范学校毕业,就在家乡任代课教师。2011年参加招考,正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队伍中的一份子。始终坚守教师岗位,期间任过小学一至五年级班主任。面对6至12岁的儿童,既有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又有失败的烦恼与自责。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能胜任这项工作。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而繁重的。但只要我们真挚的捧着一颗爱心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一定能出色地胜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下面来谈谈我这几年当班主任的体会,有以下三点一、为人师表,情感互动,亲近孩子,树立威望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始终具有示范性,班主任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在很多时候是在有意无意之中模仿形成的。因此,班主任更应重视模仿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同时还应该从学生身边、从他们经常接触的人或事物中,有目的地选择和树立他们看得见、学得着的典型,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然后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以达到典型示范的目的。有的老师们感慨:“如今的学生真难教”。的确,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早熟,接受了许多社会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不像以前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诲洗耳恭听,相反,越来越多的是个性张扬的学生。而对于这种现象,多数教师都会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是听之任之,不理不管,从而逐渐拉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认为,与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才会收到成效。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之手,发现有困难的,有厌学情绪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多去花点时间关注、督促、鼓励他,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诚的关爱他而不是冷落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使他们更加尊重、信服老师,使他们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优缺点并分析基原因所在,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了解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的文化素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老师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从而树立起班主任的崇高威望。这样才能使你的教育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非分明,行事果断,平等对待,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就要做到是非分明,慈而不软,决策果断,做事干练,这样才能显示出班主任的组织领导才能,从而让学生口服心服。偶遇学生争吵、打骂,要积极地查找事起源头,指出错误的地方,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并认真地向学生陈述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的言语及行为,果断地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增进班集体之间的友谊、集体荣誉感。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该像家长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犹如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听之任之,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