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酿造”人的智慧VIP免费

教育:“酿造”人的智慧_第1页
1/1
教育:“酿造”人的智慧在谈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时,有人说过这么一句精彩的话: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也许我们平时只是忙着备课上课,也许我们还从未认真思考过知识和智慧二者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也许从来就认为,学生获得了相应的毕业证书,由此教育向社会提交的“产品”就理所当然合格的。其实不然!时下我们教育的“派司”上往往只标记着知识的分量而没有标记出智慧的度数。一位科学家找来他的两名年轻的助手,并交给他们各人一只灯泡,要求他们各自想办法求出这灯泡的体积。其中的一位很快得出了结果:他先找来一只烧杯再注满水然后把灯泡没入水中,灯泡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他拿出灯泡根据烧杯中空出的部分,很快就计算出灯泡的体积。另一名助手,对灯泡又是用尺子测量,又是用公式计算,忙了半天也没有忙出一个结果来。我想,第二位助手也许并不缺少知识,但是他却缺少一种智慧。他迷信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却不知道如何灵活机巧地加以运用,也许他对求取球、柱、锥、台等各种形体的体积方法已经了如指掌,对相关的体积也烂熟于心,然而他一旦碰到灯泡这种非球非柱非锥非台的物体,就变得束手无策了。而第一位助手,他不但知道上面的这些相关的知识,更为可贵的是,他知入知出,能变能化,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巧妙嫁接,有机融合,能把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转变为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使复杂的问题得豁然开朗,让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智慧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区别也许就在这里。以上情形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着良好的警示作用。我们的学生总是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当着头等大事,勤勤勉勉,踏踏实实,把角逐高分当着学习的全部追求乃至毕生的使命,可是,当他们一旦走向生活,一旦接触实际,便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书本上的知识依旧停留在书本上。作为教育,不仅仅要授于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启迪智慧,教给人生的经验。我们不是为一张能够证明知识分量的文凭而进行教育,而是要为打造智慧的人生而进行教育,当教育远离生活实际,远离生命智慧,教育的价值必然会大打执扣。教育何以会远离了智慧?社会的价值导向其咎难辞,老师的自身责任也无可推卸。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分不清知识和智慧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把知识的授受放在首位,对智慧的启迪反倒退居其次。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知识的狂热追逐,淡化甚至吞没了对智慧的渴求,教育的源头流淌的不是鲜活的智慧,汩汩而出的只是被反复咀嚼过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将“面向过去,面向书本,面向考试”变为“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人生”将“传授、告诉“变为”体验、探究,将“单向、惟一”变为“双向、多元”,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之只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与智慧的生成,我们何尝担心不能掘开智慧之泉?如果把知识比作米,那么智慧就是酒。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智慧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知识本位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建基于知识,并最终“酿造”出人生的智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酿造”人的智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