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搭配解放西路小学刘玲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授课类型新授课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把“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人教版的教材分两次在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排列与组合的内容,第一次是在本册,第二次是在三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3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四、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慢慢转变。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学科知识方面已经学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数的认识也不太深入。但是已经知道一个两位数包括“个位”和“十位”,并且会写这样的两位数。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情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感知、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五、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初步掌握排列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2、数学思考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够根据初步了解的有序思考的方法,探索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情感态度目标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六、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七、教学难点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基本方法。八、教学准备相关电子白板课件一套、作业纸一张。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一、激趣引入1、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体验,今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好不好?2、出示“儿童王国”(播放视频)。3、选学生开启大门。学号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几位同学?(分别是12号和21号)。观察这两个数字有什么发现?学生观看课件。回答问题:喜欢游戏。明确是将数字1和2交换位置得来的。精美动感的画面,富有挑战性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兴趣,直奔学习主题。二、探究新知,初步了解一、活动探究(一)小警察解密码小警察刚接到一个任务:破译密码。“这个密码是由1、2和3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是什么意思?1、读题,理解题意,圈出关键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验证,留有充分的时空去尝试、讨论、研究,促字。2、猜想:你能不能一下猜出密码是多少?可能是哪些数?能组成几个这样的两位数?3、验证:(1)独立尝试:十位个位(2)汇报交流:选学生上来在白板上拖动数字卡片摆一摆。对比12和13,你有什么发现?对了,它们两个十位上都是数字1。和2、3分别搭配得到12、13。在十位上固定2会怎样?在十位上固定3呢?展示可能情况:无序的一组、有序的其他几组。明确这种方法是固定位置法。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再按照顺序写:12、13、21、23、31、32;引导学生说出固定个位的具体结果。还可以是十位与个位上数字交换的:12、21、13、31、23、32;明确调换位置法。提问:怎样做才能不重不漏?(3)讨论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组交流后汇报。小结:对,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有顺序地进行搭配,我们就能够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把所有答案又对又快地找出来!(课件演示,强化有序思考)揭示课题:有趣的搭配揭示密码: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两位分析题意,明确要求。大胆猜想。学生独立思考再说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