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热身练(六)(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它所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禅让制③三省制④宗法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依据材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分封制和宗法制,故①④正确。2.读下图,下列诗句与之无关联的是()A.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B.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重洋。C.羌笛魂断阳关路,南海船沉水晶宫。D.辟航路欲往东土,至新陆不知何处。解析:选D图中信息为中国海陆丝绸之路,而“辟航路”“至新陆”,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史实,故D项错误。3.《四民月令》描绘了东汉晚期靠农业供养一个大型家族、并靠出售剩余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增加收入的庄园。下列工具在庄园中可能出现的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汉代播种工具耧车,故①正确;②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的水排,东汉晚期的庄园均可出现,故②正确;③是唐朝南方灌溉工具筒车,不可能出现在东汉晚期的庄园中,故③错误;④是唐朝的曲辕犁,不可能出现在东汉晚期的庄园中,故④错误。4.中国古代某文学家被誉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该文学家是()A.屈原B.柳永C.辛弃疾D.关汉卿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捻杂剧班头”可推知该文学家是杂剧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D项符合题意。A项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人物。B、C两项是宋词的代表人物。5.“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C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强调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思想接近,故C项正确;法家主张进行改革,实行专制统治;儒家倡导仁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发展,而非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生产商品化,故B项正确;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并未破产,故D项错误。7.陈旭麓先生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致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A依据材料“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故①正确;依据材料“新民主主义思想……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可得出新、旧民主革命任务基本一致,故②正确;依据材料“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可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来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故③④正确。故A项正确。8.民国七年,刘大白创作的《红色中华》中写道:“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其创作背景可能是()A.中华民国成立B.五四运动爆发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民国七年”可知是1918年,“北极下来的新潮”可知这一思想是从北方传入的,结合所学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9.中国抗日战争中某次战役后,苏联《真理报》有报道:“在山东长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