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白蒲小学张邓兵教学目标:1.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造句。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特点的学习能力。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4.通过释疑让学生明白平凡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2.引导学生明白平凡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1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齐读课题)(过渡)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大人物,老师先送给大家一句他的名言【PPT出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指名读)】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PPT出示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齐读)】文中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分别都有什么看法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学习1.探究父亲心中的爱因斯坦。我们先来看看父亲心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看屏幕(PPT出示: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请同学们在下面自己读读这句话,从父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真是会读书的一个孩子,你读出了在父亲心目中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板书:伟大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帮我们了解父亲的内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关键词语:兴奋最伟大)B.那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这些关键词应该怎么处理?(重读)你来试试看。(读得真棒,老师听出了你在强调这些关键词)谁还想来试一试?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齐读)为什么父亲眼里的爱因斯坦是伟大的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也许你就明白了。(PPT出示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同学们在下面自由读一读。看了爱因斯坦的成就,你知道了父亲评判一个人是否“伟大”的标准是什么了吗?(是啊,父亲评判一个人是否伟大,主要看的是这个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2.探究爱因斯坦心中的自己。那爱因斯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请看爱因斯坦说的话。(PPT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一起来读读。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是啊,爱因斯坦一生取得了那么辉煌的成就,但他却认为自己并不伟大,这就是一种谦虚。板书:谦虚也正是这种谦虚的品格让这个伟大的人物看起来更加伟大。)3.探究小女孩心中的爱因斯坦。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呢?请看活动一(出示活动单)活动一:悟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1.默读全文,用“”、“﹏﹏﹏”分别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穿着、动作的相关语句。在旁边写好批注。(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哦!)2.在小女孩眼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的人。3.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谁来给大家读读活动一的要求?开始(张老师看到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并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了旁边,这其实就是古人一直倡导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习惯能够提高我们的读书效率。)汇报交流:你画了那些句子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PPT出示有关语句,引导理解,指导朗读。外貌: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字音注意点:撮,关键词语:蓬乱)你读出了一个不讲究外貌的爱因斯坦。板书:不讲究外貌你是抓住哪个关键词得到这个感悟的?(蓬乱)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知道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人物形象。老师奖励你来读一读这句话。继续交流,你来说。穿着:A.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B.他仍是衣衫不整……从这2句话中你读出一个不讲究穿着的爱因斯。板书:、穿着你又是抓住了哪些关键词呢?(关键词语:又肥又长、裹、趿拉、拖鞋,字音注意点:趿拉)老师也奖励你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谁也想读一读?这样的外貌穿着难怪小女孩会想:“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