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设计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新课复习(一)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2.4∶1.660∶405∶10/31.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2.教师小结2.4∶1.6和60∶40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4∶1.6=60∶40过度:像这样2.4∶1.6=60∶40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指名学生回答。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课打下基础。二、自主学习一.学习比例的含义完成课本第40页做一做。一、1.像这样2.4∶1.6=60∶40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页。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一、1.学生看书,理解比例的含义。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3.指名汇报。二.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三..学习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做一做。做比例。二.教师提问: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三.1.教师引导提问:在2.4∶1.6=60∶40里隐藏什么样的秘密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1页的例1。2.引导学生计算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4.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5..小结: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二、1.学生自学课本第41页,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指名汇报。三.1.学生自学课本第41页的例1。2.指名汇报。3.学生完成“做一做”。三、巩固应用完成练习八第1题到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指定小组汇报。四、归纳总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汇报总结能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和掌握本课知识。板书设计课后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