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同镇中心小学陈百旺尽管当前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带入教学之中,然而还是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只是在教学之中附加了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讨论,也就是所谓的相互协作学习,把重要的40分钟课堂教学搞成丰富多彩的组合——情景的导入、课件的展示、情景的朗读、课文的分析、问题的讨论、结果的汇报、板书的精心设计等。教师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无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情景之中。教学的实质不在于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大饱眼福,而是让学生能够学能所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方法不是灵活多样的,对学生的情感考虑的不多、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倡和实施愉快教育,义不容辞、刻不容缓。所谓的愉快教育即快乐教育是当前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其特点就是应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一、快乐的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沟通、互动、感染、潜移默化等愉快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师生交流渠道的畅通,有助于形成积极浓郁地感情场和强烈的体验,有助于一种轻松、自然的气氛的培养,有助于师生对称的双向交流,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有目的的引发学生对某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充分发挥积极主导的地位。二、课堂教学中愉快教育发挥其魅力①“导游解说”设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教师显示其师道尊严,把一节课分解的支离破碎,学生没有时间领略其中的魅力,不能从整体上去感悟,情感没有贴近课堂,以至对课堂教学产生枯燥无味的错误认识,厌恶学习,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表达的自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我采取了“导游解说”这一特殊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角色,充当“导游”或“旅游者”,生生交流、生生互动语感日趋敏锐。如学习《草原》,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同学们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草原上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学生在介绍时可以从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也可以只介绍自然风光的某个方面,还可以只介绍民族风情的某个侧面。“小导游”们侃侃而谈,大方得体的让“旅游者”踏上了辽阔无边、碧绿渲染的大草原,去品尝鲜美的“奶茶”和“手抓羊肉”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获得不同的发展和熏陶。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真正进入了角色,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产生了共鸣,与课文的情融为一体,并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②将“评价购物”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外现,是交流感情最直接的形式。通过“评价购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进行课堂模拟活动,让学生表演上街购物讲价的经过,懂得了在讲价过程中要文明礼貌,不乱还价,不漫骂卖主,不毁坏商品,还能买到较满意的商品。学习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并且丰富了生活经验,增强了辨别优劣的能力。③将“演说比赛”、“记者招待会”、“才艺展示”等设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而积极的学习兴趣,使每个人的优点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学生都产生饱满高涨的学习精神应付挫折的自信心。因此,愉快教育对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教学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的诱发,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厌学为好学、乐学,这中间,创设必须的情景教学非常的重要。教师要应势利导、随机应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和创新精神。愉快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同镇中心小学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