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我成长——青岛啤酒实地考察在今年三月的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都提出环保提案。李克强呼吁“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梦”里也提到了要加大环保投入。而青岛啤酒作为大规模工厂,必然存在污染问题。因此,我们决定去青岛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考察啤酒厂环保工作的力度。我们一行人出发前拟定了此次实践的流程与任务:参观啤酒博物馆,大致了解青岛啤酒的历史,去啤酒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了解其周围的污染情况,对工厂工人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整合数据,分析青岛啤酒的环保现状,得到相应结论。继第一天的奔波与安顿休息后,我们在第二天参观了啤酒博物馆,了解了青岛啤酒的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啤酒的发展史,青岛啤酒精选大麦芽、焦麦芽,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同时,废酵母制药,酒槽喂猪,煤渣、废硅藻土制砖这些利用废料的方法也令我们很赞叹。博物馆也用图片向游客介绍对用水的管理和循环利用,并表明会一直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持续发展,这些让我们对青岛啤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三天我们进入生产啤酒的工厂参观,生产间净是交错的管道和大型的机器,流水线上是一排排已经装瓶的啤酒,操作的工人穿着也很整洁,看上去在啤酒质量方面的把关还是很不错的。在对工厂工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工人反馈工厂对环保不够重视,生产啤酒过程中会引发空气污染、废水污染及其他污染等很多污染问题,希望工厂能够响应两会精神的相关环保政策,多增加环保的设备,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同时对工人多多宣传环保知识。最后两天我们考察了生活在啤酒厂周围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污染但不严重,他们生活的那片区域还有着蓝色的天,水质也不是很差。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反映了几个方面:废水污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啤酒厂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环境污染现状,也没有对两会精神进行宣传。由此次实践我们较清楚地了解了青岛啤酒的现状、它做的好的方面以及还需改进的方面。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对有污染的部门进行彻底的改造,不要只讲空话。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接触各种了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青岛啤酒,我们对其不是很熟悉,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让我们更好的成长。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