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一个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因此我一直保持着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力争达到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我每天来在学生前,走在学生后。由于常年在低年级带班,上呼吸道老是发炎,经常是一边吃药,一边抓教学,抓学生。有时病情严重需要输液,还是坚持上完一天的班,然后带着疲惫的身体再到社区医院去治疗。那年我有病需要住院治疗,好不容易等到朝阳医院来电话说有了空床位,让我去住院,可是这电话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学校盼望几年已久的规范化验收,已经接到通知,过几天马上进行,有区里和市里的许多领导来校,为了学校工作正常,验收合格,所以我推掉了这次住院治疗的机会。一切为了学校大局着想。教师的行为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就是品读这些书的人。读书不难,然而读懂这些书却要我们好好花些心思,与他们成为好朋友更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的后进生为了满足被认可、被关注、被尊重等心理需要,而做出违反纪律的行为。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学生,宽容地处理,以谈心为主,在宽松的气氛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又使学生在不对抗、不抵触的情况下,接受老师的教诲,学会自尊与尊人,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与性格。在我教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男学生。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希望被关注、被重视的情感过于强烈,经常做一些违反班级纪律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存在,并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针对这一特点,每当他违反纪律时,我就采用冷处理法,当他冷静下来后再低声询问其违纪的原因、心中的想法,分析对错,因势利导。由于保全了他的面子,顾全了他的自尊,使之能很快地消除戒备心理,明白了错处。也改过很快,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能够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了,有的时候还能提醒提醒其他同学要遵守学校纪律,不要给班级扣分抹黑。还有一次上课,他为了一点小事与同桌的同学闹了起来,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我知道后,先拿出纸巾,为他擦干眼泪,让他坐下静一会儿,然后再柔声问他事情的原委。由于他已从当时愤怒的状态中冷静下来,悔意已经弥漫在他的心头就低着头,愧疚地将事情的起末告诉了我。我静静地聆听着这个特殊男孩子的心声。我用和缓的语言问他:“在这件事中你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你与同桌哪个错得较多?想一想你这样做,同学们心理会怎样想呢?要想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男孩子,你应该怎样做呢?”他用恍然的眼神望着我,一时间没有任何语言于是我和他聊了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通过这些生动真实的故事,使他明白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喜欢,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为了让这位同学有多一些的机会与同学接触,为大家服务,我问他是否愿意为同学们做好事:每天收作业本。话音刚落,我看到了孩子眼中熠熠生辉的光芒。我想那应该是得到信任后的欢欣吧。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平日里的捣蛋鬼,有着一颗非常热情的心灵。他的认真负责绝不亚于那些学习优等生。而他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耐心和诚恳,也得到了同学老师的好评。渐渐地他有了好朋友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眼中那个性情急躁、爱吵架、学习差的男生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工作热情负责,有自尊心,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好男孩。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班还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中上等,但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他比较顽皮,而且自私、虚荣心极强,往往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