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人教)VIP免费

【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人教)_第1页
1/6
【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人教)_第2页
2/6
【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人教)_第3页
3/6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道德修养”单元的一篇议论文。这是梁启超的一篇有关事业与人生的演讲稿。文章以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论证、生动有力的论据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把握中心论点和作者写作思路;⑵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⑶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⑷体会演讲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中锻炼独立思考和交往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语言特点。【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起梁启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都与他有直接的关系。他的文章、演讲作为其鼓吹变法改良的利器,信笔所至汪洋恣肆,激情澎湃,异常感人。比他年轻一代的鲁迅、胡适、郭沫若以至毛泽东等人都曾深受其影响。早在1922年,胡适作《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便将梁启超列入“影响近二十年的全国青年思想的人”之中。《敬业与乐业》一文即是他的一篇演讲稿。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三、背景简介《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版权所有四、文体常识1、表达方式:议论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①一个中心论点。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①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②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①举例论证:典型事例。②道理论证: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③比喻论证:打比方。④对比论证: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3、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五、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旁骛(wù)惟其(wéi)衔着(xián)佝偻(ɡōu)(lóu)骈进(pián)亵渎(xiè)(dú)2、理解下列词语。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强聒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六、整体感知(一)听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二)整理文章脉络: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划分文章段落、概括内容,并在文中划出能体现本段中心的重点句。3、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揭示中心观点:“敬业乐业”。(1)提出问题第二部分: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2-8)分析问题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5:论述“有业”的重要。6、7:论述“敬业”的重要。8:论述“乐业”的重要。第三部分:勉励人敬业乐业,即责任心、趣味。(9)结构:总---------分----------总七、作业熟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1、第一部分作者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人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