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让民间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浅谈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王玉丽2015.41让民间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浅谈剪纸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剪纸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它所蕴含的文化远远超越出剪纸本身,作为民俗文化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最本原的文化根基。剪纸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从小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和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但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剪纸为载体,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关键词:剪纸艺术、文化遗产、传承、兴趣在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活态民间文化传统中,民间剪纸是最具普遍性、生活使用最广泛、最具象征性的文化方式之一。剪纸艺术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记录。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剪纸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出现,剪纸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开设美术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观察记忆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国民创新能力的目的。一张薄纸一把剪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心灵,使学生从小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这不但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而且能够为剪纸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鉴于以上原因,决定在校园里开展剪纸教学活动。一、学生对开设剪纸课程兴趣的调查2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只有很少的同学对剪纸艺术有一定了解,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对剪纸艺术有着兴趣,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学习此内容,只是苦于没有适当的机会来进行系统的学习。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觉得有必要给有学习要求的学生们来补上这一课。由于没有适合学生学习剪纸的书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书籍、向别人咨询等等,逐渐积累,逐渐整理,形成目前这样一本校本教材。二、课程的总目标通过剪纸的学习欣赏,尝试自己创作剪纸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了解人类文明的由来和发展,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1.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有关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通过临摹、创作等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观察记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并培养他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2.教材设计思路在教材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观。3.教材的主要内容剪纸教材主要包括:剪纸的概念、剪纸的发展历程、剪纸的特征、剪纸的题材、剪纸的类型、剪纸的应用范围、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剪贴方法、剪纸的装裱、剪纸的保存、剪纸的鉴赏方法、实例讲解等。值得提出的是,在教材中应用了许多学生的作品作为图例,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教材上时,兴奋不已,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三、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去组织教学。1.示范法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3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2.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培养细心耐心的品质完成一件剪纸作品,需要安静、专心致志,需要一定的时间,遇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