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2)VIP免费

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2)_第1页
1/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切割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A.流水沉积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4.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A.溯源侵蚀B.下蚀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5.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6.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7.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8.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型冰川谷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9——10题。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10.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11.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1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