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模仿走与游戏》课时:第三课时一、设计理念:•本教学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为理论,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激发学生兴趣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采用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吸引与创新,让学生紧跟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老师的思路,鼓励和激发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与亲身体验,启发学生互帮互助、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来,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二、教材分析:•走的教材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走是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能力。通过走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走的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走的能力。本次课是走与游戏的第一次课,以情境模式贯穿课的始终,在本次课中重点是走的放松、自然、协调、发展走的能力。并提示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的配合,特别要强调抬头、挺胸、直腰,重视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意识。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的学生,考虑到学校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强,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通过开学的三次体育课发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各班均占全班人数的60%,他们一般注意力集中,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眼睛也会注视着老师。其他学生注意力只能持续5分钟左右,过后,有的发呆,有的在做小动作。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运用了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多种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发展身心,培养顽强、果断的良好品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式教学,创设轻松,欢快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和意识,养成认真上好体育课的良好习惯。•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学会正确走的方法,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上下肢力量以及动作的协调性。•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走的放松、自然、协调、发展•培养自控力自我表现意识。设计思路:•1、本课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乐”。•2、以游戏为主,创设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身体充分地得到锻炼。•3、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及时的点拨下,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活跃,意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准备部分•低年级的学生课堂还应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提示、示范至关重要。儿童喜爱模仿,因此在课的开始前,安排了一个模仿性的小舞蹈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艺术性。预期目标: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身心逐渐兴奋,进入上课状态。基本部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模仿走的练习中,为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练习中我安排了多种姿势的走让学生进行模仿。如:老爷爷的走、老奶奶的走、散步时的走、上学时的走、放学时的走、高兴时的走、竞走运动员的走、模特的走、向前踢腿走等。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在练习中通过游戏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在合作互助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和表现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最后教师讲评过渡到打龙尾游戏。安排这个游戏,是出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并能在快乐当中完成游戏。预期目标:自主活动、心情愉快,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