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什么是依法治国(1)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2)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们当家作主的地位。(4)核心:依宪治国(5)前提:有法可依(6)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根本原则:法高与人,法大于权。(8)关键:依法行政(9)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依法治官、依法治权(10)为什么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为什么要依法行政?)①在法治国家里,各种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②只有各级政府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有效的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③在我国,虽然政府的行政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依法行政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二、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①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来规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秩序,以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实施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民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民主水平的提高。三、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国家:①(立法)应该制定和完善社会生活各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普法)应该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③(执法)应该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个人:①(学法、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行为,做守法的好公民。②(用法)当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③(护法)当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要积极举报或提供线索,敢于并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行使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④(普法)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知识和法律的重要性。四、监督权(1)什么是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2)法律监督的渠道: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查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3)为什么要行使监督权①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维护司法公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缺少有力的监督,权力就有可能被滥用,就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利益。②作为公民,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4)怎样行使监督权?(行使监督权有哪些正确的方法?)①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还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一选择题: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2.前提是()3、关键是()A、依法行政B、依宪治国C、有法可依D、执法必严4.一天上,王某到某市政府部门办事,该部门工作人员迟到了半个小时,而且还态度傲慢。王某通过政府网站上的“市民心声”栏目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王某的这一做法()A、是爱管闲事的表现B、损害了工作人员的名誉C、依法行使了监督权5、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走进访谈直播间,亲自上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回答网民提问,倾听民众心声。这表明()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②表明我国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③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④网络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条件。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6.截至2009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有效法律229件;国务院共制定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82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