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二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交。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易受台风灾害侵扰C.向南可至南非D.随着雨季南北移动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西藏色林错的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m2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m2,图3为色林错流域图。读图回答3-4题。3,色林错流域()A.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B.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C.属于内流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植被高大茂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4.色林错面积的变化()A.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B.受流域面积变化的影响C.受板块运动的影响D.利于沿岸发展水田农业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此回答5-6题。5.据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高温多雨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处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6.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④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图是我国某省内各气候带面积比重统计图(亚热带根据热量差异不同可细分为北、中、南亚热带),回答7-9题。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位于()A.东北地区B.西北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8.关丁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大B.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C.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D.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9.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A.棉花、瓜果、蔬菜生产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D.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某游客在我国各地考察,根据其所拍摄照片及相关记录,完成10-11题。10.上图是该游客在列车上拍摄到的西藏太阳能发电景观照片,图中的箭头(从左向右)表示列车行进方向。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11.秋分日这天,该游客清晨行进在我国北方某地的田间小路上。这时,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冉升起,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在他前进方向的右后方(和前进方向约成135°夹角),两个小时后他再观察,发现影子转到了他前进方向的左后方。此人行进路线可能是()A.一直向东B.一直向东南C.由向东南转为向东D.由向东南转为向南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本卷共4小题,共计160分36.(36分).秘鲁是我国在南美洲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秘贸易日益频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秘鲁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沿右图】00纬线日照时数分布图材料三秘鲁西部太平洋沿岸沙漠区,宽约30—130公里,为一狭长干旱地带,有断续平原分布,年均气温12-32℃,作物可以常年生长,河流短促,两岸绿洲众多,结合人工灌溉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地区。(1)简要说明秘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14分)(2)描述10°纬线沿线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析其原因。(12分)(3)秘鲁人口分布东西差异明显,试分析原因。(10分)39.(60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