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作业1(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掣棒(zhì)吆喝(yāo)金箍棒(gū)B.钉住(dìng)寻觅(mì)淬入水内(cuì)C.鲂鱼(fáng)花鸨(bǎo)幌一幌(huàng)D.高擎(qíng)青鹞(yào)大鹚老(z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树梢铁钳窗棂园睁凤目B.磕头云宵饿鹰趁着机会C.踪迹猢狲低贱众皆愕然D.翎毛鳜鱼拽满安下云头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字汝忠,号()。汉族,山阳人。()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5.综合性学习。学习了本节课后,班内决定举行一次“走进西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2)【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3)【西游歇后语】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歇后语。()()。(4)向你的同学推荐这部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二)阅读理解。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却说那大圣已到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6.课文中展现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变化,选项中都是孙悟空变化的一组是()A.麻雀雀鹰鱼儿B.麻雀鱼鹰花鸨C.水蛇灰鹤鱼儿D.麻雀花鸨水蛇7.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成一座庙宇时,二郎神认出的原因是()A.孙悟空的气味B.旗杆(猴子的尾巴)立错了位置C.孙悟空的眼睛D.孙悟空的腿8.在《西游记》中最能吃苦耐劳却有很多缺点和弱点,常常引人发笑的人物是()A.唐僧B.猪八戒C.孙悟空D.沙僧9.从作者语言特点方面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参考答案1.B2.C3.D4.略5.示例:(1)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2)我最喜欢沙和尚。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忠于职守,也很机警,不占小便宜、不好色、不好吃懒做。(3)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孙悟空变土地庙——露了尾巴(4)《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