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下册《杵歌》教学设计VIP免费

一年级下册《杵歌》教学设计_第1页
1/2
一年级下册《杵歌》教学设计_第2页
2/2
11一年级下册《杵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智育目标]:1.欣赏《杵歌》。随着音乐律动。[素质发展目标]:听辨乐曲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教学难点]:。听辨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教学准备教学卡片学生活动设计欣赏乐曲、做律动。一、欣赏《杵歌》。1.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2.欣赏《杵歌》。3.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二、模唱练习1=F2/4553│553│3551│332│1332│126│6216│116‖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2.学生用“la”完整模唱。三、欣赏《快乐的罗梭》。1.问: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6.介绍弹拨乐知识。(教师总结:a.、节日: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b、民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儿歌。c、舞蹈:阿细跳月、打拽舞、烟盒舞。d.乐器:巴乌、唢呐、月琴等30余种。)四、课下活动11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教学反思: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生活中人类丰富的情感。因此,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是音乐学习者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心理的一种方式。在音乐二期课改纲领中便强调音乐教育活动是师生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是师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也就是说音乐课需要注重一个“情”字。本单元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民族花朵”的主题展开,因此,我将歌曲《爱我中华》的学习放在第一步,先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学生继了解傣族、布依族的风情后,又感知、学唱了彝族、台湾汉族的歌曲。通过听、唱、玩、说的情感体验活动更深地了解祖国的多民族风情,体会到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体会民族大团结的幸福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年级下册《杵歌》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