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活动指导之我见研究性学习,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把班会课变成研究性学习,决定课程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基于这一目标,班会客的选题就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研究的问题,并且应该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热情指导者,也是学生身份平等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指导与参与是活动过程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一.问题的提出班会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是班集中普遍存在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且有兴趣去研究的,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善于引导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这次我班的这个活动也是从几个孩子的告状引起我留心的.那天我刚到教室,一个学生就跑来告诉我:以前双休日,邹昌去网吧了”以前沉迷于游戏机室的邹昌染上了不少坏习惯,导致行为学习双差,现在又去了网吧,联想到前一段时间他常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时无精打采,原来是网吧惹的祸.我马上对他进行了说教,但是效果不大,以后有空他又去了网吧,而且班上迷恋网吧游戏的不止他一个,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上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仅仅靠班会课上的说教,作用是不大的,要认清这其中的危害,还得靠学生自己认清.于是我在班级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网吧看游戏,玩游戏的人数过丰,次数也从一次到多次不等,于是我们就确定了”如何看待上网”这一研究性主题.二.实际研究问题指出来,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分了小组,每组选出了组长,定出了小组名称,选择主体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亮眼睛小组调查的内容是沿湖了上,联合新村这一片地区有多少网吧,规模如何,进出人员素质及年龄,巧嘴巴小组采访本校的同学如何看待上网,有何体会,勤双手小组主要通过资料的收集查看社会上的人如何看待上网;在研究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老师的指导,甚至亲自带队去活动,而这一研究也不是一节班会课的时间能完成的,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三.汇报交流把班会课变成研究性学习,着眼点要放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班会客上的汇报交流是多维度的,有活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也有教育的目的,许多学生谈到了上网玩游戏的危害.大家互受启发,激起了谈话的主题小孩上网好不好”,有了研究的过程,再沿着这一话题真是句句有理,振振有词了.比老师的单纯说教要效果好得多.四实践体会活动之后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完成的成果也不一样,有的写感受,有的提建议,有的给老师写心里话,有的完成调查报告,还有的班小报等,形式多样.学生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同时以理性认识来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受到了教育,真实一举两得.徐青2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