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材简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是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亲眼所见德国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破耐人寻味,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天性、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时重点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时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解决心中的疑问。初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课时准备收集有关德国风情及作者季羡林的资料。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2.谈谈观后感受。3.揭题: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课题)打开书本,读一读吧!一、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检查自读情况:A交流字词。(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指导学生书写“脊、姹、嫣、暇”)B开火车读每一自然段。C评价D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质疑批注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1)质疑。(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2)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鼓励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读中感受)三、自学交流交流批注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1.词语质疑:文中较难理解的词语有: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2.学生可能会提出的主要问题:(1)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2)“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四、汇报五、作业:1、继续收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2、摘抄文中的优美段落。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民族风情,积累优美语言。2、在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课时重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民族风情,积累优美语言。课时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课前导入——再现德国风光)一、谈话导入:1、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异域风情,第八组课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异国画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季羡林一起走进德国——(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复习:听写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奇丽、奇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3、用上这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再入德国1、师引导:静心默读课文,看看从文中的哪个地方读出了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心情。请把读出的地方画下来,写下当时的心情。读出一种写一种。(学生自由默读)2、小组汇报师:把你读中的收获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要求:希望大家在小组里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所得,哪怕只是一个词。其他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