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目标•1、了解什么是汛期?什么是暴雨?知道汛期的危害;•2、掌握暴雨天气的安全技巧和溺水急救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纠正不安全行为。什么是汛期•江河由于季节性降水,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就叫汛期。主要是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每年六至九月各地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期。汛期有可能发生什么灾害?•雷电、泥石流、滑坡、洪水•学生上下学交通……什么叫暴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来临时,往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的危害性:•1、容易引发洪流,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走,造成生命财产损失。•2、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3、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合作探究•可以从家中、上下学路上、野外三个场景探究要求1、一、二组探究家中防暴雨的方法,三、四组探究上下学路上,五、六组探究野外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3、可以参考教育读本的第七章。1、及时关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2、最好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3、暴雨来临前,要暂停户外活动,并立即到安全地方暂避。•4、不要随意外出,如果有重要事不得不外出,一定要有家长的陪同;•5、备足速食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6、要及时检查自家房屋、院墙等是否牢固,及时提醒家长进行修理加固•7、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分,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同时小心山坡滑落,以防泥石流。•8、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9、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10、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二、暴雨天气学生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给老师及学校,以报平安,以免学校老师担心。•2、暴雨过后,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和隔河堵水时,家长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3、学生上学、放学不能逗留在路上玩耍,要及时回家,不得外出活动。•4、过桥的学生要注意安全,要走大桥,走安全路线。•5、学生不能到溪边、水库等不安全地点活动,不涉水过溪。•6、雨天路滑,学生要注意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家长要及时按时接送学生。•7、学生要正确的使用雨伞,不能用雨伞当玩具在路上玩耍等。8、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静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9、学生对河水暴涨不要好奇,不要私自或结伴去河畔看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播放防范暴雨的短片,进一步明确应对暴雨天气的技巧,提高安全意识!在学校如何防范暴雨?•1、冷静,不惊慌、不起哄;•2、听学校老师指挥;•3、熟记安全逃生路线,有序撤离。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找成年人来帮忙。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溺水的急救:方法一:可将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方法二:大声呼救,向大人求救。溺水的自救•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用脚踢水,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