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主备人:武军审核人:一、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难点:比较宋代与现代传统节日的风俗。三、导学1.宋朝开国后实行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2.宋代的地主阶层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农和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3.宋代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都使用雇佣,作坊主按契约支付给一定数量的工钱。4.宋代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他们成为城市的主体。四、导思1.概括宋代有哪些社会阶层?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如何?哪些是统治阶级?哪些是被统治阶级?2.宋代民间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概况乡村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3.概括宋代城市特点,对比唐长安图和北宋东京图,看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五、导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固定的娱乐场所B.宋代城市风行蹴鞠之戏C.宋朝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D.宋代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2.北宋的都城是()A.洛阳B.临安C.东京(开封)D.南京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让进士负责宫中的选美B.宋朝的士农工商中,士的地位一般C.国家让进士担当高官D.国家不重用进士4.北宋东京城里的“瓦舍”是()A.专供演出的圈子B.娱乐兼商业的场所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D.小商贩摆摊的地方5.“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此诗反映了宋代农村的什么风貌?()A.蔡中郎死了,在做法事B.反映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C.表现了农村中秋节的热闹场景D.赵家庄人娱乐的场面6.《水浒传》中奸臣高俅因踢得一脚好球得到宋徽宗赏识而平步青云的情节,此句的“互不球”是宋代城市风行的什么游戏?()A.足球B.杂技C.蹴鞠D.瓦舍(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请回答:(1)上述诗句出自哪位历史人物?(2)此诗反映了宋朝时什么节日的景象?今天还过这个节日吗?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