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VIP免费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4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4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4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总结全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天下奇观”的景象。能力目标:边读边想象,运用生动的词汇形容江潮的壮观。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潮来之时”的有关句子。教学难点:想象“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自然段。知道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并简单介绍潮来之前的情况。2、激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观潮呢?究竟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挂图,提出问题:谁来告诉老师这潮给你什么印象?(美丽、气势雄伟、壮观)12、启发: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潮雄伟、美丽、壮观呢?3、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读后小组讨论。4、学生汇报。(1)声音方面: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热滚动。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大家把它们读一遍,读出潮的壮观来。(3)启发:课文除了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方面写?怎么写?现在自由学习,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4)归纳:颜色方面:白色的(从“一条白线、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这些词看出。)形状方面:像一条白线,像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从第3段的最后一句,第4段可以看出)。5、总结:以上句子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6、指导朗读第三、四段。7、自由朗读第三段,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8、学生汇报: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2丈来高。9、指导朗读第五段。三、课堂小结。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潮来之前,次写潮来之时。再写潮去之后的情况,最壮观的是潮来时的情况,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潮水比作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从声音、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钱塘潮是“天下奇观”。四、拓展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好像()。好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写出了大潮的壮观景象。五、课外延伸:1、思考课后练习题第1、2题。2、自主布置作业:你还想做什么作业?3板书设计:22观潮平静潮来之前人山人海声音颜色潮来之时形状风号浪吼潮去之后两丈来高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