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交融【热点知识扫描】我们现在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突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现对本专题的要点知识梳理如下:1.古代区域文明的冲突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东征③布匿战争④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⑤古埃及被波斯所灭⑥十字架与新月的战争⑦拜占廷灭亡⑧古巴比伦2.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①阿拉伯数字②马可·波罗来华③日本学习隋唐的大化改新④佛教的外传⑤丝绸之路【重点材料选读】◆十字架与新月的战争(1095—1699)在现代,宗教信仰的不同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冲突事件。而在十一世纪至十七世纪,这种“为神而战”的“圣战”更是席卷了整个欧严大陆。对欧洲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吧。再次确认那血与火的历史进程。第一次十字架远征算是很成功;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以惨败收场;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本来以压夺回圣城为目的虔诚的宗教运动,却沦落成抢劫富裕城市的卑劣野蛮战争。第四次远征大伤了做为十字架反对新月的桥头堡、前沿阵地——君士坦丁堡的元气,也使得基督徒内部不和谐的种子破土发芽。这时应该是穆斯林去有效的反击基督徒——新月反对十字架——最好的时机了。但他们任何一方都暂时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另一个巨大、可怕的力量从东边而来,从亚洲而来。蒙古人!成吉思汗!一个伟大强悍的统治者,他的铁骑旋风扫掠过亚洲后,吹到了欧洲大陆。◆亚历山大东征Alexander’sAnabasis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着一支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帝国。公元前324年春,亚历山大返抵巴比伦,东征结束。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战争是一场血泪史,也是一场文明发展史。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专题十三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碰撞与结合,使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希波战争——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碰撞人类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战争多少个世纪连续不断。公元前492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马拉松赛的由来。公元前490年春,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约5万(包括近400艘战船)第二次远征希腊。首先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城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面对强敌,雅典政府一面紧急动员全体雅典公民赴马拉松应战;一面派遗长跑健将腓力庇得星夜奔往斯巴达求援。他在两天内跑了150公里,于9月9日到达斯巴达。斯巴达人虽然同意出兵,但声称只有等待月亮圆了才能出兵援助。这样,反波斯入侵的任务就完全落在雅典身上。9月12日晨,马拉松会战开始。希腊步兵占据有利地形,主力分置于两翼,趁波斯军大部分骑兵尚未赶到会战地点,佯作正面进攻。波斯军依仗兵力优势,取中央突破战术。希腊中军且战且退,波斯军步步进逼。希腊军突然发起两翼攻击,其长枪密集方阵攻势凌厉,波斯军抵挡不住,仓皇后撤。希腊军乘胜追击,波斯军溃败,退至海上回国。此役,希腊军歼敌6400人,缴获一批舰船,自身损失不足200人。马拉松会战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雅典人获胜后,又立即派腓力庇得从马拉松奔回雅典去报喜。他一下子跑了42公里又195米,到达雅典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