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颐-和-园》教学设计VIP免费

《-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1页
1/4
《-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2页
2/4
《-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3页
3/4
18颐和园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二、简介圆明园相关资料三、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1、学习生字: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2、解释下列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远眺:往远处看。3、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4、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四、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2、提问:(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3、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学习课文。1.以“小导游”的带领“游客”游玩的情景,用图片一幅幅的展示来引导。2.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4.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5.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6.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7.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8.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2)学生模仿练习。(3)指名朗读、齐读。二、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三、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四、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板书:18颐和园长廊:长、美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高、雄伟壮丽(大、美)排云殿:大、金碧辉煌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且姿态不一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颐-和-园》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