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预约的精彩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学习《语文园地四》中的“我的发现”。这次“我的发现”安排的四个句子是照应本组的语文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编排的。板书完“我的发现”这几个字后,我在“发现”的下面加上了着重号,启发学生说:“既然是‘我的发现’,我们就来自己学习,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都在静静读书,有的正在凝神思考;有的用笔在书的空白处写着什么;还有几个孩子眼睛盯着课本,嘴角却挂着微笑。我注意到这是几个头脑聪明,平时反应灵活的孩子,看着他们一脸的轻松,我猜想他们可能已经发现这4个句子的共同点了。我暗示他们继续读书、思考,会有更深入的发现。这几个可爱的孩子心领神会,又专心致志地钻研起来。渐渐的,教室里高举的小手越来越多。汇报交流时,孩子们的发现更是让我惊喜:“我发现这四个句子都是比喻句,都把人比作了动物。”“我知道第一个句子写雨来浑身光溜溜的,这和小泥鳅有相似之处,因此,把雨来光溜溜的样子比作小泥鳅。”“第二个句子把雨来比作小鸭子,因为雨来在水中,他抖头上水的样子很像小鸭子。”“第三、四句是写敌人的,第三句把日本军官的手比作鹰的爪子,第四句把德军的眼睛比作恶狼的眼睛。”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兴奋不已,心中暗暗赞叹他们会读书,会思考,对比喻句的特点了解得这么透彻。然而,这一题的训练不止如此,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组句子中带点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感情。这一要求,既是对高年级段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这一目标的落实,又是对本组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意思这一训练重点的延伸。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再细读句子。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小泥鳅和小鸭子都是可爱的小动物,把雨来比作小泥鳅、小鸭子,突出了雨来的可爱,表达了对雨来的喜爱。鹰和狼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性情残暴,比较凶猛的动物,把日军的手比作鹰的爪子,把德军的眼睛比作恶狼的眼睛,突出了敌人的凶狠、残暴,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恨。此时,教学目标已经完成。正当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有所发现高兴的时候,猛然间,我看到王浩的手高高地举着。这是一个上课爱说话,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是不是趁我不注意时又弄出了什么状况。我又瞟了他一眼,他的手仍高高地举着,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几乎就要站起来了。我极不情愿地让他站起来说,本以为他会说些与这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话,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发言是这样的:“我发现这两组句子中,第一组是把人比作动物的全体,第二组只是用动物的一部分来打比方。”王浩的话让我心里又咯噔了一下,这层理解我着实没有想过。我仔细地把这两组句子读了又读,果然像王浩说得那样。我及时地表扬他:“王浩想得比老师还多,他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上很有潜力,如果能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造诣。”王浩笑得甜甜的。我知道,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定会演绎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