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选择题1.把物体放到凸透镜前16cm处可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现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8cm时,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无法判断2.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5cm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照相机B.电影放映机C.放大镜D.投影仪4.如果物体离凸透镜22厘米时,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成实像B.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改变物距,当像距为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5.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的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6.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7.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2cmC.20cmD.32cm8.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D.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9.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11.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是________像,如下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像,如下图乙所示。(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1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图乙中,使用同一透镜B,若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5cm处,要想光屏上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刻光屏上所成的像将比蜡烛在10cm处所成的像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13.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14.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