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习目标】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2.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活动方案】活动一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材料一:右图材料二:192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学制会议,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主要内容有:一、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二、实行六三三制,即初级小学四年(从六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三、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采用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予以变通;对于精神及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学者,应进行补习教育。请回答:1.图一、图二与中国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学府有关?它的成立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为什么?他的创办有何意义?3.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被废除?至此,它存在了多少年?其废除与哪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关?4.对于材料二改革案中的内容,你认为哪些是我们现在已经采用或者正在提倡的?5.八十年前,国民政府为什么要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你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有无实施的可能,为什么?请结合当时的形势谈谈你的看法。6.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何解决办法?活动二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根据所学,将下列人物和其作品进行连线搭配徐悲鸿《黄河大合唱》鲁迅《愚公移山》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孔乙己》郭沫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屈原》【检测反馈】1.中国近代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时务学堂D弘文馆2.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A1898年B1905年C1912年D1949年3.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小说《狂人日记》,其作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4.下列作品,属于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是()A.《子夜》B.《屈原》C.《送子天王图》D.《愚公移山》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振聋发聩的歌曲《黄河大合唱》使中国人激情满怀,其作者是()A.聂耳B.田汉C.郭沫若D.冼星海6.鲁迅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代表作有()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孔乙己》D.《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