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第三单元第二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内容和学情分析:原子在初中现阶段,学生对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粒子的学习,只能靠模型以及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故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自制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学习建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具体设计时注重以下两点: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的计算及应用实验准备:多媒体;电教资源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设疑】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讲解】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投影】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千克【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学生体会数据的复杂由回忆旧知识引“让事实说话,”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便,从而更能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讲解】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板书】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其1/12是1.993×10-27千克≈1.66×10-27千克,则氧的原子量=即原子的原子量=【比喻讲解】我们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猕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让学生阅读教材P56的相关内容。(板书)1.定义(略)。。。学生练习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知识巩固。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猕猴桃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猕猴桃是5就可以了。【拓展延伸】今后学习中,我们可直接查阅书后附录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师生一起查阅)【设疑】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讲解】课本最后的附录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表,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表。(投影)附表2:你们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即原子的原子量=练习查表。阅读教材P56的“资料”栏。观察后找出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学以致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便于运用。课堂练习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的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3千克,碳的原子量为()(A)12克(B)(C)12(D)5.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A)原子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6.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