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1个生字新词,认读3个字;能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2.认识冒号和引号,体会用法。能力目标: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情感目标: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教学重点: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教学难点:了解称象方法,知道方法好在哪里?教具准备:小黑板、实物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称象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用“谁,用了什么方法,干了什么”的句子说。二、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查字典)(二)检查字读音,出示词语卡片,小老师带读。(三)交流:展示你的记字方法。最难记的是哪个,可用什么好方法记?(四)把生字放回课文,回读课文。(五)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三、写一写。四、作业。课文中没写的内容想知道什么?可以自己想办法查找。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有自己的方法,没有了田字格的帮忙,学生还很不习惯,利用田格本为学生提供练习的空间,学生钢笔的使用还需要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2.能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3.能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一、复习。(一)根据词义说出词语: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发表意见。也就是大家对一件事谈各自的看法。(议论)2.表示事实和所说或所想的相符。(果然)(二)出示图片说词语:称船舷二、学习课文。(一)古时候有人送曹操一头什么样的大象?读一读,想象大象的个头。(二)这么一头大象,到底多重呢?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三)曹操满意吗?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直)出示: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这两个句子只有一字之差,你发现了什么?(四)曹冲想到了什么办法?墨读第四自然段。1.再读,标出曹冲称象包括几个步骤。2.读这个过程,你有什么疑问吗?三、总结提高。(一)曹冲的办法好在哪?你怎么看待这个人?(二)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三)你对曹冲还有哪些了解?(四)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别的称象办法吗?四、认识冒号、引号。(一)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二)一般:用在哪?表示什么?“”用在哪?表示什么?(三)使用时注意什么?(四)找出书中这样的句子再读一读。五、作业。朗读课文:说说曹冲用什么方法称象,这个方法好在哪?板书设计:称象官员们曹冲造大秤1.象上船,沿水面画线。2.象上岸,船装石头。宰大象3.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4.计算石头总重量。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能够自己进行分析,而且能够根据官员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曹冲确实很聪明,理解了曹操的点头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