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发展与实践探究摘要。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是一种践行绿色、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农村部永和镇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核心园区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现代生态农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园区通过多年建设,形成、完善和发展了一系列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模式、体系和经验。园区建设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融合、辐射和带动黄淮海地区农业升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关键词:生态农业;园区;黄淮海;模式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1]。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20XX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将生态元素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对于创新农业园区发展理念、提高农业发展内涵、减缓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析案例是较为标准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其为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区域概况园区所在地永和镇位于XX省XX市。XX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市域范围内现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业农村部建设基地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以及市级农业科技园区22个。永和镇位于XX省XX市东20km处,e114°45',n30°51'。东西5km,南北11km,面积48km2。辖40行政村。安阳洹河、洹南渠和洹东渠横贯全镇16个行政村,水力资源丰富,形成了生态宜居和自然优美的地理环境[2]。2园区概况随着农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3-5]。围绕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从20XX年开始在全国建设了共计13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期通过集第1页共5页成打捆配套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这个大环境下,XX省XX市作为黄淮海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于20XX年9月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永和镇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该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推进的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基地核心园区由农业农村部和XX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建设,面积约40hm2,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种养殖结合、设施农业、生态果园、产品加工、观光采摘、生态体验和文化传承创新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3园区发展优势3.1区位优势。园区位于XX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部,是XX市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活跃区域和重点方向,是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田生物多样性观测和保护项目建设基地,也是永和镇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建设整乡推动的核心区域,区位条件优越。3.2交通优势。园区距XX市区15km左右、XX市60km左右、XX市85km左右。园区位于341国道和515省道交汇处,紧邻“南乐—林州高速公路”,约5km左右距离,距安阳东高铁站13km左右,距离邯郸机场80km左右,距新郑机场200km左右,连接安阳、濮阳和邯郸等地区,交通便利。3.3生产生态环境优势园区位于黄淮海区域。域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自然环境良好,拥有较好的光照、气候、水源和耕地资源,具备优良的农业生产优势和生态环境。4智慧生态园区建设模式4.1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中阐述了调整全国种植结构的重要性。园区从开始建设便超前性地对整体种植结构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除了建有小麦、玉米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繁育区外,园区还发展了生态果园及设施农业,同时规划了农田生物多样性观测试验区域。这些对提升园区作物多样性、丰富园区产品种类、增加园区景观层次感和保护园区生物群落等都具有重要价值。4.2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园区针对科研及生产投入的灌溉第2页共5页水、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和劳动力等进行科学管控,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实施生态化防治措施,对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同时在智慧农业、产业融合、产业扶贫和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全国范围内农业用水消耗量较大,占据国民用水量的70%左右,水资源越来越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