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演练+跟踪检测)8.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人民版【高考题组】1.(2015·浙江文综·T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解析】选C。作为直接史料来使用,必须能够直接佐证和说明相关问题。本题材料显示近代中国民族实业家群体通过媒体公开宣告要组织爱国团体,监督并推动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力保国家、民族利益不受损失。故选C。2.(2015·四川文综·T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1935年……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这一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制定出了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计划指导的政策,这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相符合,故①正确;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处于列强的压迫之下,故②错误;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故③正确;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④错误,A符合题意。3.(2014·海南单科·T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解析】选B。材料只是论及企业专利,并不能说明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故A错误;依据材料中“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说明政府鼓励企业自由竞争,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官营商业信息,故C错误;“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4.(2014·安徽文综·T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B。材料中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巨大发展,商人投资过多,④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纱复纷至沓来”体现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②正确。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故①不符合史实;官僚资本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故③也不正确。5.(2013·福建文综·T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外,还包括()表1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解析】选C。表格反映了民国初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短期内在华外国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的历史现象。究其原因,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还应考虑到民国初年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诸如民国政府政策、抵制洋货运动等。据此判断,A、B、D不符合史实,只有C最符合题意。6.(2013·安徽文综·T15)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选B。见下图中的分析:7.(2013·四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