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基本要求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2.电解未精制的饱和食盐水,食盐水装在U形管内,结果很快在某一电极附近出现浑浊,生成浑浊的难溶物主要是()A.碳酸镁B.硫酸钡C.氢氧化镁D.碳酸钡3.实验室制Cl2时有如下操作:①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⑥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④③②⑤⑥D.①③④②⑥⑤4.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Cl2。若用图2-1-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图2-1-1A.①和②处B.②处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5.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若足量的MnO2参与反应,则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除MnCl2外还有________,剩余这种物质的原因是_____,设计实验证明其存在:__________。6.图2-1-2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干燥Cl2及吸收多余Cl2的装置图,根据图中装置和有关试剂回答下列各问题。图2-1-2(1)指出图中的各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2)在改正后的装置中,洗气瓶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及广口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②浓H2SO4的作用________;③氢氧化钠的作用_________。发展要求7.关于氯气制取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B.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同时得到烧碱C.实验室制法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不同的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最好大火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8.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2课时氯气的性质发展要求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分子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③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HCl④氯水放置数天后变为稀盐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制取氯水最好的方法是()图2-1-35.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B.次氯酸有漂白性C.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D.次氯酸见光分解6.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白雾,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碱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8.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溶液,振荡后能观察到如图2-1-4所示的现象,则加入的液体是()图2-1-4A.水B.Fe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