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提升(五)线索1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由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权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东欧和亚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模式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或力图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点训练】1.1917年秋季,农民起义行动已席卷俄国90%的县区。城市工人、士兵则掀起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俄国临时政府已经经历三次危机。据此可知,此时的俄国()A.革命正丧失和平发展的可能B.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与巩固C.群众强烈要求反对封建专制D.无产阶级革命形势逐步成熟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当时俄国的临时政府面临统治危机和农民、工人、士兵的活动,说明当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故选D项;俄国七月流血事件后,表明已经丧失和平发展的可能,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排除B项;俄国的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沙皇的专制统治,排除C项。答案D2.下图为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情况(部分)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国民经济布局逐渐优化解析观察图文,可知1957年和1952年相比,重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A项。到1952年,国民经济就得到了全面恢复,故B项错误;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故C项错误;1957年和1952年相比,重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表明国民经济布局没有逐渐优化,故D项错误。答案A线索2从两极格局到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历程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原因: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②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点训练】3.1960年苏联科学院成立非洲学研究所,又成立人民友谊大学,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1960年,日本外务省将加强对非交往作为当年外交的一大课题,并准备在未来两年内集中力量扩大对非贸易。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正式提出“新非洲”政策,开始大幅增加对非援助。这说明()A.非洲历史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B.非洲在美苏全球争夺中居首要地位C.冷战大背景下的大国援非活动升级D.非洲独立国家增加改变了世界格局解析解读材料内容分两层,一是苏联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二是日本与美国政府扩大对非贸易与增加对非援助,联系材料中时间可知此时为冷战期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援非活动意在争夺非洲“中间地带”,故选C项。冷战大背景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日美等资...